我過去從事導遊期間曾多次前往泰國,在這個佛教國度裡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當地的出家僧侶一直維持著2500年前佛陀與僧團的生活模式及戒律,舉例來說:化緣行乞,過午不食,不可以接觸到女性身體類似等等....,其系統由早期印度南傳經錫蘭(今斯里蘭卡)至中南半島.小乘的修行強調以在[出離心]上為基礎出發,追求修心及解脫,這是佛陀最初的教法內容包含:四聖諦及十二因緣....等.相對來說較不重視身體感官上各種對外境的執著,不貪著身體或有形事物上的享受且將其視為眾苦之來源以解脫輪迴苦海為首要目標,"四聖諦"中的第一諦即為"苦諦".

以中國及周邊國家為主要根據地而有別於小乘的另一個佛教系統稱之為大乘.乘者,乃車,船,泛指交通工具之意,藉以比喻由痛苦煩惱之此岸過渡至清涼彼岸的方法,故"大乘"意味著引領眾人皆得解脫的修行系統,強調以發[菩提心]作為修行的基礎,除個人的精進修持之外且廣為眾生講經說法,持六度萬行,又稱為[經乘],由印度東傳至中國再傳至韓國,日本等地.

kev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Oct 22 Fri 2010 01:24

禪,是源自佛陀的一個非常美麗的教法,祂有一個很美的開始:有一回佛陀在靈鳩山說法,整個過程佛陀不發一語只是面帶微笑地用手捻起一朵花,那個時候全場在座等待聽法的與會大眾皆不了解這個舉動所代表的涵義,惟獨其中有一位弟子在這捻花微笑、不言不語的狀態之中領受了這個教法,所以,這個教法的傳承過程也是相當美的!

我想,姑且暫時不以宗教的角度討論"禪"這個話題是可行的。因為"禪"可以是一種生活態度而不受拘束於某種型式的教條(不立文字、教外別傳),這也是為什麼不論東西方、也不論是否為佛教徒,在他們的生活中禪風大行其道的原因,從無形的思想層面甚至到有型的居家風格,"禪"就在行住坐臥之中。但話說雖然如此,不同的人能體會的程度有多少或如何去體會?用什麼方式?就會讓這個話題的討論變得比較有意義了!打個比方來說:藝術家在欣賞一幅精巧的畫作時是欣賞它的工筆與技巧?還是欣賞它的風格或神韻?還是兩者兼具?–通常我們會回答"兩者兼具"那是因為這個答案比較保險不會有錯而不見得是真的我們已經非常明白其中的道理了。所以當我們準備要像藝術家一般的欣賞到畫作的美妙之前,就必須得先從一步步學習去如何欣賞開始了~

kev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19 Tue 2010 00:06
  • 佛教

所謂[佛教]是指兩千五百多年前印度某小國王子悉達多為追求永恆不滅的真理而捨棄了王位繼承,出家修行最後於菩提樹下悟道成佛,此後四十九年的時間奔走於印度各地宣揚祂所體悟出的真理,入滅之後由弟子將祂的言行集結成冊,透過僧團及在家弟子一直傳承至今日的一個龐大的系統!

有人將祂歸類為宗教,我以一個實修者的角度倒是比較傾向於將祂視為科學!當然要視其為宗教也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只是如果僅止於信或不信恐怕都還是停留在心靈上的仰賴寄託,例如有人求神拜佛常出自於有所求,即便只是求個安心這般看似無慾的想法都是有所求,佛陀說得很清楚:人生有眾多煩惱痛苦,其中之一就是"求不得苦"!我認為若能無所求才真正是擁有一切的人!再舉例有些人不相信宗教的理由可能是來自於不相信某個人物或他們曾經所說的話,例如:佛陀是覺悟真理者.基督是上帝的獨子.穆漢默德是先知,或祂們不約而同都在闡述的有關平等與慈愛的言語,無論信與不信就好比是停留在矛盾著眼前這頓豐盛的饗宴好吃與不好吃卻都還沒親身去嚐試過一樣!甚至部分同為佛教徒批評與自己不同的宗派或部分穆斯林反駁基督徒說耶穌不是上帝的獨子而是其愛子之一,即便他們都承認信奉的是同一位上帝!如此,在瑣事上的認知不同以及信與不信者之間往往只是五十步笑百步之差別而已!

kev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